7月31日,张家口市图书馆与万全区图书馆同行一起,在万全区图书馆少儿阅览室正式开启了一场暑期“追寻文明的印记”小读者主题研学活动,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,引领小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脉络,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配资之家门户,充实假期生活。
活动紧扣“文字起源——载体演变——书籍成型——文明传承”这一核心主线,充分依托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,全力打造沉浸式的研学体验场景。在图书馆内,使小读者能够通过讲解和亲自动手体验“触摸”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,真切感受文字与书籍所承载的厚重力量。
在“文字的诞生”探索环节,图书馆利用图文资料与多媒体设备,向小读者展示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等古代文字的图片及实物拓片复制品。工作人员通过生动讲述甲骨文的发现历程、金文在青铜器上的应用等知识,让小读者和家长们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。随后的“我是小仓颉”互动游戏,则让小读者尝试用画笔创作象形文字,亲身体验古人造字的智慧。
在“载体的变迁”环节,图书馆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不同书写载体特点,如竹简制作过程、帛书的珍贵之处,并对比这些载体对于文字传播和书籍形成的重要影响。随后,在“书写载体大挑战”的游戏中,小读者分组在竹简上用毛笔蘸墨写字、在宣纸上临摹文字,直观感受书写的差异,领悟载体演变对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。
“书籍的成长”解密课堂上,工作人员借助馆内的古籍复制样本,详细讲解书籍从卷轴装到线装的演变,并向小读者们展示了蝴蝶装、包背装等装帧工艺。随后,在“我是小毕昇”实践活动中,为小读者提供印刷纸张、活字、墨水等材料,指导他们了解印刷步骤,亲手制作印刷品,体会书籍印刷成型的不易。
在活动的尾声,“文明的传承”创意表达环节,工作人员引导小读者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,寻找与文字、书籍相关的故事书籍并分享印象深刻的故事。同时,邀请小读者现场分享活动心得,讲述“我追寻到的文明印记”,并展示亲手制作的作品。
此次研学活动,是市图书馆发挥业务职能,组织开展“文旅尖兵”系列活动,擦亮“文旅尖兵”品牌的生动剪影之一。活动借助市图书馆馆内文献资源、场地及人员优势,让小读者无需远行即可深入研学,凸显了图书馆的文化传播阵地作用。各环节增加了互动性与实践性,契合小读者年龄特点,加深了我市广大少年对中华文明印记——文字和书籍演变的理解与记忆。
市图书馆馆长王鹏介绍,该馆近期将持续深入全市各县区图书馆开展此项活动,期望通过深入开展暑期小读者研学活动,进一步丰富全市小读者的假期生活,吸引更多小读者走进图书馆,培养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良好习惯,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,带动小读者深刻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成就。(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张彤)
编辑 寒冰
来源 张家口日报
【来源:张家口发布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配资之家门户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举报/反馈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